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获奖名单。在本届大赛中,西华大学代表队表现优异,我校“数字筑城—推动建筑全产业链协同转型的引领者”项目荣获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银奖;“只此青绿—‘冰储现制一口鲜,新技术助力茶农共富裕’”项目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家级银奖,国赛获奖总数11项,并列四川省第三!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赛道 | 组别 | 第一指导教师 | 获奖级别 | |
1 | 数字筑城-推动建筑全产业链协同转型的引领者 | 王亚勋 | 高教主赛道 | 本科生创业组 | 项勇 | 国家级银奖 |
2 | 只此青绿—“冰储现制一口鲜,新技术助力茶农共富裕” | 张忆萍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赛道 | 创业组 | 刘丹萍 | 国家级银奖 |
3 | 智行安全-自动驾驶汽车危险场景虚拟测试系统 | 牟小军 | 高教主赛道 | 研究生创意组 | 李平飞 | 国家级铜奖 |
4 | 防患未“燃”—高阻燃聚氨酯泡沫材料供应商 | 罗伟 | 高教主赛道 | 研究生创意组 | 陈明军 | 国家级铜奖 |
5 | 伏击光热—基于热电材料的复合式纳米发电机 | 毛燕 | 高教主赛道 | 本科生创意组 | 袁国才 | 国家级铜奖 |
6 | 黑金盔甲——国防装备核心构件抗蚀耐磨系统解决方案 | 曾汇松 | 高教主赛道 | 本科生创意组 | 王正云 | 国家级铜奖 |
7 | 云耕未来-农机智行控制方法及动态调度管理云平台 | 张藜瀚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赛道 | 创意组 | 刘环宇 | 国家级铜奖 |
8 | 罐藏豆韵,菌酿瓣香——罐式稳态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樊可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赛道 | 创意组 | 林洪斌 | 国家级铜奖 |
9 | GRF科技—高铁用高阻燃低烟毒的聚氨酯环保材料 | 冯金凤 | 产业命题赛道 | 产教协同创新组 | 陈明军 | 国家级铜奖 |
10 | 面向智能工厂的新能源精密连接器超高速冲压装备研发 | 叶江 | 产业命题赛道 | 产教协同创新组 | 彭必友 | 国家级铜奖 |
11 | 合气生物——太阳能驱动微生物合成饲用蛋白 | 龙可 | 产业命题赛道 | 区域特色产业组 | 卢悦 | 国家级铜奖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大赛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等项目。本届大赛参赛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高校的2083.6万人次学生,514万个项目报名参赛。
我校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赛事筹备方案。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不断优化赛事顶层设计,细化完善"校院两级、赛训一体"实施方案,协同各学院开展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度赛事培训。自大赛启动以来,通过专题讲座、模拟路演、案例分析、一对一辅导等形式开展了系统化培训,项目辅导与对接超100场次,培训师生1000余人。参赛师生得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校友企业家、行业技术专家、投资专家等专家的多元化指导,显著提升了参赛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共48名指导教师荣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西华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回信精神,以大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西华大学将坚持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持续实施产教融合命题和金种子项目“揭榜挂帅”,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赛现场